第十七次闽粤两省六市侨联工作经验交流会
开展文化交流 展示侨乡魅力
来源:潮州市湘桥区侨联 作者:潮州侨联 发布时间:2017-11-01 点击数:8809次
今年闽粤两省六市侨联第17次工作交流会议确定“海丝桑梓美,魅力侨乡情”主题,潮州市湘桥区侨联围绕主题开展交流探讨,结合去年以来的工作情况,认真思考,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同仁汇报,共同交流探讨推进侨文化建设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一、湘桥区侨联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年多来,区侨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履行各项职能基础上,动员侨界力量,整合资源,着重做好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工作,为建设“首善之区”作出积极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心做好服务,文化宣传到基层
湘桥区侨联每年的春节前夕联合区书法工作者协会,在侨资侨属企业或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开展“迎新春 送春联”活动,为辖属的村(居)的群众当场撰写春联。每年的儿童节前夕,组织侨联常委及部分侨界政协委员到辖区乡村的侨捐小学慰问师生,送去图书、文体用品和日常用品等一些礼物,与师生一起共度“六一”儿童节。
(二)倾情做好接待,宣传推介到海外
1.协助上级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把湘桥区推介出去,让更多的海外华侨认识湘桥。除每年区“两会”期间,协助政协做好港澳委员的接待和座谈、调研工作之外,还主动与海外侨领、侨团保持良好的联系,巩固老朋友,提高湘桥的知名度。同时,指导乡镇侨联做好接待服务工作,主动介入,参加各宗亲会回乡寻根谒祖、探亲活动,拜会回乡的各宗亲会乡贤,使更多的海外乡亲认同区级侨联。
2.重视借助文化魅力,增强新生代归属感。新侨是侨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新时期的新侨工作呈现许多新情况,我会坚持把新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潮文化发源地这一优势,扩大古城文化品牌影响,探索有效方式使他们增强家乡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潮州青龙庙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乡贤并通过媒体报道,更多的侨胞,特别是新生代侨胞更好认识了家乡。又如,近年来我区在牌坊街开展的“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群众文化活动,一系列传统文化、文艺表演,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既传承潮州民俗传统文化,展示潮文化的魅力,又促进我区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古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让海外华人纷纷走进潮人故里。
3.多方开展调研,借助媒体,进一步推介潮州。去年春我会委托《潮州乡音》编辑部邀请市部分文艺界人士赴磷溪镇开展调研采风,用最好的笔调,写最美的家乡,让世界了解湘桥,让湘桥走向世界。
(三)努力主动作为,文化交流显亮点
1.去年11月初,借助侨胞来访之际,区侨联邀请了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保护专家林玉裳小姐来潮分享古建筑保护修复经验做法,承办了“槟城和潮州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与会的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反响热烈。在潮期间,林玉裳小姐还深入市区和乡村参观文物及古建筑,对潮州文化赞叹不已。
2.今年5月底,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院长、新西兰著名侨领区本先生受邀来潮举办“亲情中华•新丝路•中国梦——中新文化交流区本书画展”。开幕式结束后,我会陪同区本先生夫妇参观潮州古城区。
3.今年还接待了来自美国的学者周鸿翔先生,陪同参观博物馆、已略黄公祠、广济桥、开元寺、牌坊街等,周教授年轻时师从饶宗颐教授从事甲骨文研究工作,看到潮州的变化深为感动,感叹潮州古文化遗存丰富。周教授表示以后有机会将带领子孙回潮看看,推动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发扬。
(四)积极发挥合力,侨务资源得涵养
不断深化对侨务资源丰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培养、保护和发展好侨务资源,强化“大侨务”观念,形成“大侨务”格局,共同做好侨文化建设。
1.积极配合侨务部门及海联会做好“回潮•团圆”夏令营活动。这是湘桥区大侨务系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而精心策划的文化交流活动,共有香港、深圳60多名潮籍青少年参加。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外潮人新生代领略到丰富的潮州文化底蕴,体验了故土风情,感知了家乡魅力,增进他们对“潮文化”、对家乡改革成果的了解,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他们对家乡发展前景的展望。
2.积极穿针引线,协调配合政协港澳委员回乡捐赠,助推科技文化交流。香港潮安同乡会常务会董蔡文娟女士,在参加湘桥区政协会议时了解到区教学科研的困境,又听到重点学校意溪中学参加全国机器人竞赛荣获二等奖,当即表示愿意捐赠其企业研发的多功能机械臂,支持湘桥的教学科研。随后,蔡女士带领团队来到我区参加多功能机械臂捐赠仪式,并由其研发者现场演示介绍。
二、推进侨联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一是建立侨联系统纵向联动机制。要主动联系汇报,利用上级侨务资源、信息,对侨务方针政策的理解,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积极了解基层侨务工作,及时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借助基层力量,切实做好侨法宣传和为侨服务工作。
二是积极探索横向联动机制。要用联横合纵的思路来应对已逐步社会化的侨务工作。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兄弟单位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三是强化海内外联动机制。鼓励海外侨胞以多种方式向当地社会和民众介绍湘桥,展示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重点做好对当地主流社会有影响的华裔人士的团结友好工作,依托地缘亲缘优势,大力开展联络联谊活动。
四是构建侨界青年平台,弘扬正能量。依托“互联网+”平台,探索实践微信、微博、QQ群、官方网页等相关形式,大力推进智慧侨联,团结侨界青年,宣传侨界青年榜样,凝聚侨心,汇聚侨智侨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是设立涉侨办事服务综合窗口,探索基层村(居)在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上开设涉侨服务窗口的模式,将涉侨服务纳入窗口服务范围,提供各项涉侨事务的咨询和办理,为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提供便利、高效、周到的服务。
一、湘桥区侨联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年多来,区侨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履行各项职能基础上,动员侨界力量,整合资源,着重做好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工作,为建设“首善之区”作出积极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心做好服务,文化宣传到基层
湘桥区侨联每年的春节前夕联合区书法工作者协会,在侨资侨属企业或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开展“迎新春 送春联”活动,为辖属的村(居)的群众当场撰写春联。每年的儿童节前夕,组织侨联常委及部分侨界政协委员到辖区乡村的侨捐小学慰问师生,送去图书、文体用品和日常用品等一些礼物,与师生一起共度“六一”儿童节。
(二)倾情做好接待,宣传推介到海外
1.协助上级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把湘桥区推介出去,让更多的海外华侨认识湘桥。除每年区“两会”期间,协助政协做好港澳委员的接待和座谈、调研工作之外,还主动与海外侨领、侨团保持良好的联系,巩固老朋友,提高湘桥的知名度。同时,指导乡镇侨联做好接待服务工作,主动介入,参加各宗亲会回乡寻根谒祖、探亲活动,拜会回乡的各宗亲会乡贤,使更多的海外乡亲认同区级侨联。
2.重视借助文化魅力,增强新生代归属感。新侨是侨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新时期的新侨工作呈现许多新情况,我会坚持把新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潮文化发源地这一优势,扩大古城文化品牌影响,探索有效方式使他们增强家乡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潮州青龙庙会,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乡贤并通过媒体报道,更多的侨胞,特别是新生代侨胞更好认识了家乡。又如,近年来我区在牌坊街开展的“文化古城•乐享名街”群众文化活动,一系列传统文化、文艺表演,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既传承潮州民俗传统文化,展示潮文化的魅力,又促进我区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古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让海外华人纷纷走进潮人故里。
3.多方开展调研,借助媒体,进一步推介潮州。去年春我会委托《潮州乡音》编辑部邀请市部分文艺界人士赴磷溪镇开展调研采风,用最好的笔调,写最美的家乡,让世界了解湘桥,让湘桥走向世界。
(三)努力主动作为,文化交流显亮点
1.去年11月初,借助侨胞来访之际,区侨联邀请了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保护专家林玉裳小姐来潮分享古建筑保护修复经验做法,承办了“槟城和潮州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与会的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反响热烈。在潮期间,林玉裳小姐还深入市区和乡村参观文物及古建筑,对潮州文化赞叹不已。
2.今年5月底,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院长、新西兰著名侨领区本先生受邀来潮举办“亲情中华•新丝路•中国梦——中新文化交流区本书画展”。开幕式结束后,我会陪同区本先生夫妇参观潮州古城区。
3.今年还接待了来自美国的学者周鸿翔先生,陪同参观博物馆、已略黄公祠、广济桥、开元寺、牌坊街等,周教授年轻时师从饶宗颐教授从事甲骨文研究工作,看到潮州的变化深为感动,感叹潮州古文化遗存丰富。周教授表示以后有机会将带领子孙回潮看看,推动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发扬。
(四)积极发挥合力,侨务资源得涵养
不断深化对侨务资源丰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培养、保护和发展好侨务资源,强化“大侨务”观念,形成“大侨务”格局,共同做好侨文化建设。
1.积极配合侨务部门及海联会做好“回潮•团圆”夏令营活动。这是湘桥区大侨务系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而精心策划的文化交流活动,共有香港、深圳60多名潮籍青少年参加。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外潮人新生代领略到丰富的潮州文化底蕴,体验了故土风情,感知了家乡魅力,增进他们对“潮文化”、对家乡改革成果的了解,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他们对家乡发展前景的展望。
2.积极穿针引线,协调配合政协港澳委员回乡捐赠,助推科技文化交流。香港潮安同乡会常务会董蔡文娟女士,在参加湘桥区政协会议时了解到区教学科研的困境,又听到重点学校意溪中学参加全国机器人竞赛荣获二等奖,当即表示愿意捐赠其企业研发的多功能机械臂,支持湘桥的教学科研。随后,蔡女士带领团队来到我区参加多功能机械臂捐赠仪式,并由其研发者现场演示介绍。
二、推进侨联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一是建立侨联系统纵向联动机制。要主动联系汇报,利用上级侨务资源、信息,对侨务方针政策的理解,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积极了解基层侨务工作,及时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借助基层力量,切实做好侨法宣传和为侨服务工作。
二是积极探索横向联动机制。要用联横合纵的思路来应对已逐步社会化的侨务工作。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兄弟单位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文化建设水平。
三是强化海内外联动机制。鼓励海外侨胞以多种方式向当地社会和民众介绍湘桥,展示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重点做好对当地主流社会有影响的华裔人士的团结友好工作,依托地缘亲缘优势,大力开展联络联谊活动。
四是构建侨界青年平台,弘扬正能量。依托“互联网+”平台,探索实践微信、微博、QQ群、官方网页等相关形式,大力推进智慧侨联,团结侨界青年,宣传侨界青年榜样,凝聚侨心,汇聚侨智侨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是设立涉侨办事服务综合窗口,探索基层村(居)在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上开设涉侨服务窗口的模式,将涉侨服务纳入窗口服务范围,提供各项涉侨事务的咨询和办理,为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提供便利、高效、周到的服务。
上一篇:涵养资源 凝聚侨力 助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