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次闽粤两省六市侨联工作经验交流会
携手港澳侨胞 融入海丝建设 助推长泰共赢发展
来源:漳州市长泰县侨联 作者:潮州侨联 发布时间:2017-11-01 点击数:58118次
自从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长泰也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泰县位于闽南金三角、漳泉两大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有大批的长泰人下南洋到海外贸易或定居。长泰现有人口32万(其中本地人口20万,外来人口12万),旅外侨胞1.36万,主要分布在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的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 长泰籍海外重点社团6个。总体来讲,长泰县域较小,但优势明显,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侨胞的主要祖籍地和侨商投资密集地。因此,我们以挖掘海丝遗址、巩固华侨文化阵地、拓展海外联谊及助推长泰侨商发展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增进亲情、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实现海内外侨胞、侨企共赢发展。
一、以挖掘海丝遗址为突破口,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们侨联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面对新任务,我们的做法是与县政协文史委联合,挖掘华侨古厝,保护海丝遗址。在联合调研中,我们发现,长泰县拥有数量众多的华侨古厝,这些古厝年代久远,特色明显,很多古厝还是旅居海外富甲一方的海丝人物返乡所建。
例如:位于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四落大厝”,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共有125间房屋。古厝建筑风格有着中式、西式的巧妙混搭,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华侨古厝。据蔡氏族人说,“四落大厝”的建造与海丝关系密切。明代漳州月港海丝盛行时,烟草传入漳州,蔡氏先祖到厦门经营烟草生意,并开办起 “交百行”商行。为了方便运输,蔡氏先祖还特意购买了专门运输烟草等货物的洋船(轮船),在长泰收购、加工烟草后,通过洋船走水路,沿龙津溪、九龙江的航道顺水而下,运到各地贩卖。随着“交百行”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洋船发展到13只,业务也逐步向马来西亚各埠发展,直至东南亚各国,成为富甲一方的海丝人物。
像“四落大厝”这样与海丝关系密切的华侨古厝在长泰县还有很多,如何保护华侨古厝成为摆在侨联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新的课题。我们的做法是把华侨古厝建成“侨胞之家”,成为架起家乡与海外侨胞亲情的桥梁。去年我们组织返乡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到见证海丝的华侨古厝参观,开展“中国梦•故乡情”户外联谊和协办“亲情中华•汉语桥”夏令营活动,让更多的海外青少年了解海丝,亲近长泰。
二、以巩固华侨文化阵地为切入点,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不单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连接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长泰县文化底蕴丰厚,明代状元林震,一笔化三千,全漳第一;清代侨领汤河清,爱国爱乡,名震印尼。长泰的优势在文化,特色也在文化。所以,我们把以巩固华侨文化阵地作为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的一大举措。
2015年,长泰县侨联把新春村汤河清侨领所建的“将军第”、汤氏崇本堂等华侨古厝打造成融谒祖、朝拜、观光、助教、敬老于一体的文化场所。同时,授予将军第、坂里侨联大厦、坂里中学、重文阁等为长泰县首批“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侨乡春芳公园、龙显宫建立“华侨文化广场”,丰富华侨文化,吸引更多的华裔回乡谒祖、旅游观光和投资兴业。组织侨界青年开展摄影采风、户外拓展、中秋诗文朗诵会、自行车采风暨关爱自然志愿服务、“侨圆长泰梦”“邻里守望•情暖长泰”等活动,弘扬老一辈华侨“既搏黄金又搏诗”的海丝精神。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今,长泰籍侨胞通过华侨文化阵地这个载体返乡寻根谒祖、参观考察有164批,1042人次。更有印尼侨领何发成、新加坡新侨人士许万生等返乡修缮祖祠,每年携家带子,返乡谒祖。今年3月10日,长泰籍香港重点人士戴文豪伉俪一行9人在漳州市侨联、县侨联的陪同下,重返阔别十多年的长泰戴氏古厝谒祖,寻找先祖昔日的荣光,并盛赞侨联这一做法。
三、以海外联谊为联结点,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海上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向外传递着中国与世界共享经济繁荣的善意。长泰县不仅在历史上与海丝有着不解之缘,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侨胞仍然居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向侨胞传递我们的善意,我们的做法是以海外联谊为联结点,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
2013年以来, 我们利用各种联谊活动,加强与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11个国家(地区)的24个社团建立了交流往来关系。2013年、2017年两次组团参加香港长泰联谊会换届庆典活动,拜访香港、澳门重点社团、旅外乡亲,增进感情。2015年,长泰县侨联组织侨界青少年赴新加坡开展学习交流联谊活动,期间拜访新加坡漳州总会等4个漳籍宗乡会馆和8位重点新侨人士,同时,组织随团成员与旅新长泰籍华裔新生代结对子,形成长期互动机制。
近三年来,我们还组织印尼、香港3个海外(境外)重点社团60名印尼、香港乡亲会聚长泰,开展“大爱中华•情系长泰”主题活动;新加坡华裔新生代返乡参与唱响“中国梦•故乡情”活动;组织32名旅港长泰乡亲开展“品乡味•续乡情•留乡愁”联谊考察活动等。同时,还引荐香港长泰联谊会与新加坡长泰联谊会、新加坡乡亲与缅甸乡亲加强互动联谊,增进往来与合作;邀请荷兰、美国、德国、新加坡等侨界企业家莅泰参观考察36批285人次。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加强人文交流,实现心灵沟通与文明对话,而且在交往中向侨胞传递我们的善意。正如印尼锡江漳州慈善基金会辅导部主席曾漳才先生所说:“一带一路促使整个大形势越来越好,中国与印尼两国建立更加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更加有利于印尼华人社团、华裔在印尼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印尼与祖籍地的经贸民间文化的往来”。
四、以参与海丝建设为契机,助推长泰与侨商的共同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传承古代和平友好、互利共赢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给长泰和侨企向外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协助县委、县政府于2013年8月和2017年8月,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场的投资长泰(香港)推介会,让长泰进一步走进香港,让更多的香港人士进一步认识长泰,提升了长泰的知名度。2013年在香港成功举办投资推介会以来,长泰与海内外新老朋友相识交往更为紧密,共同推动长泰与香港两地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全县现有侨资企业92家,其中港资企业48家,总投资7.67亿美元,注册资本4.05亿美元,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主要涉及食品保健、体育用品、新型建材、卫浴洁具、房地产等领域,为促进长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还引荐长泰侨企鑫晟钢业、安泰铝材拓展海外市场,鼓励鑫晟与新加坡建筑公司合作,在新加坡合资注册新公司,发挥各自业务、技术上的优势,互补共赢,开拓东南亚建筑新市场,已成交多笔上百万产品订单。
我们还发挥侨联广交朋友的优势,积极引荐长泰籍新侨人士加入当地社团组织,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和参与“一带一路”及侨团活动,展现了长泰籍华侨华人风采。如引荐新加坡侨胞陈春喜当选新加坡漳州总会新一届副总务、荣聘为新加坡厦门公会荣誉会长、担任南洋商会财政等社团职务,在社团中发挥主干作用;引荐侨胞许万生等乡亲参加马六甲漳州总会周年庆、澳门妈祖文化节,香港长泰联谊会换届庆典等海外社团活动10批次;许万生、陈春喜伉俪在“翰墨传情”总统挑战慈善晚宴上慷慨解囊,上台接受新加坡陈庆炎总统的颁奖。同时,长泰县侨联于2015年首次在新加坡召开 “新加坡长泰乡亲联谊座谈会”,协助筹建联谊会,以吸引更多的旅新乡亲、华裔新生代的积极参与,促进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侨胞的共赢发展。
一、以挖掘海丝遗址为突破口,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们侨联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面对新任务,我们的做法是与县政协文史委联合,挖掘华侨古厝,保护海丝遗址。在联合调研中,我们发现,长泰县拥有数量众多的华侨古厝,这些古厝年代久远,特色明显,很多古厝还是旅居海外富甲一方的海丝人物返乡所建。
例如:位于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四落大厝”,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共有125间房屋。古厝建筑风格有着中式、西式的巧妙混搭,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华侨古厝。据蔡氏族人说,“四落大厝”的建造与海丝关系密切。明代漳州月港海丝盛行时,烟草传入漳州,蔡氏先祖到厦门经营烟草生意,并开办起 “交百行”商行。为了方便运输,蔡氏先祖还特意购买了专门运输烟草等货物的洋船(轮船),在长泰收购、加工烟草后,通过洋船走水路,沿龙津溪、九龙江的航道顺水而下,运到各地贩卖。随着“交百行”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洋船发展到13只,业务也逐步向马来西亚各埠发展,直至东南亚各国,成为富甲一方的海丝人物。
像“四落大厝”这样与海丝关系密切的华侨古厝在长泰县还有很多,如何保护华侨古厝成为摆在侨联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新的课题。我们的做法是把华侨古厝建成“侨胞之家”,成为架起家乡与海外侨胞亲情的桥梁。去年我们组织返乡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到见证海丝的华侨古厝参观,开展“中国梦•故乡情”户外联谊和协办“亲情中华•汉语桥”夏令营活动,让更多的海外青少年了解海丝,亲近长泰。
二、以巩固华侨文化阵地为切入点,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不单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连接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长泰县文化底蕴丰厚,明代状元林震,一笔化三千,全漳第一;清代侨领汤河清,爱国爱乡,名震印尼。长泰的优势在文化,特色也在文化。所以,我们把以巩固华侨文化阵地作为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的一大举措。
2015年,长泰县侨联把新春村汤河清侨领所建的“将军第”、汤氏崇本堂等华侨古厝打造成融谒祖、朝拜、观光、助教、敬老于一体的文化场所。同时,授予将军第、坂里侨联大厦、坂里中学、重文阁等为长泰县首批“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侨乡春芳公园、龙显宫建立“华侨文化广场”,丰富华侨文化,吸引更多的华裔回乡谒祖、旅游观光和投资兴业。组织侨界青年开展摄影采风、户外拓展、中秋诗文朗诵会、自行车采风暨关爱自然志愿服务、“侨圆长泰梦”“邻里守望•情暖长泰”等活动,弘扬老一辈华侨“既搏黄金又搏诗”的海丝精神。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今,长泰籍侨胞通过华侨文化阵地这个载体返乡寻根谒祖、参观考察有164批,1042人次。更有印尼侨领何发成、新加坡新侨人士许万生等返乡修缮祖祠,每年携家带子,返乡谒祖。今年3月10日,长泰籍香港重点人士戴文豪伉俪一行9人在漳州市侨联、县侨联的陪同下,重返阔别十多年的长泰戴氏古厝谒祖,寻找先祖昔日的荣光,并盛赞侨联这一做法。
三、以海外联谊为联结点,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海上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向外传递着中国与世界共享经济繁荣的善意。长泰县不仅在历史上与海丝有着不解之缘,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侨胞仍然居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向侨胞传递我们的善意,我们的做法是以海外联谊为联结点,携手侨胞融入海丝建设。
2013年以来, 我们利用各种联谊活动,加强与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11个国家(地区)的24个社团建立了交流往来关系。2013年、2017年两次组团参加香港长泰联谊会换届庆典活动,拜访香港、澳门重点社团、旅外乡亲,增进感情。2015年,长泰县侨联组织侨界青少年赴新加坡开展学习交流联谊活动,期间拜访新加坡漳州总会等4个漳籍宗乡会馆和8位重点新侨人士,同时,组织随团成员与旅新长泰籍华裔新生代结对子,形成长期互动机制。
近三年来,我们还组织印尼、香港3个海外(境外)重点社团60名印尼、香港乡亲会聚长泰,开展“大爱中华•情系长泰”主题活动;新加坡华裔新生代返乡参与唱响“中国梦•故乡情”活动;组织32名旅港长泰乡亲开展“品乡味•续乡情•留乡愁”联谊考察活动等。同时,还引荐香港长泰联谊会与新加坡长泰联谊会、新加坡乡亲与缅甸乡亲加强互动联谊,增进往来与合作;邀请荷兰、美国、德国、新加坡等侨界企业家莅泰参观考察36批285人次。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加强人文交流,实现心灵沟通与文明对话,而且在交往中向侨胞传递我们的善意。正如印尼锡江漳州慈善基金会辅导部主席曾漳才先生所说:“一带一路促使整个大形势越来越好,中国与印尼两国建立更加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更加有利于印尼华人社团、华裔在印尼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印尼与祖籍地的经贸民间文化的往来”。
四、以参与海丝建设为契机,助推长泰与侨商的共同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传承古代和平友好、互利共赢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给长泰和侨企向外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协助县委、县政府于2013年8月和2017年8月,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场的投资长泰(香港)推介会,让长泰进一步走进香港,让更多的香港人士进一步认识长泰,提升了长泰的知名度。2013年在香港成功举办投资推介会以来,长泰与海内外新老朋友相识交往更为紧密,共同推动长泰与香港两地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全县现有侨资企业92家,其中港资企业48家,总投资7.67亿美元,注册资本4.05亿美元,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主要涉及食品保健、体育用品、新型建材、卫浴洁具、房地产等领域,为促进长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还引荐长泰侨企鑫晟钢业、安泰铝材拓展海外市场,鼓励鑫晟与新加坡建筑公司合作,在新加坡合资注册新公司,发挥各自业务、技术上的优势,互补共赢,开拓东南亚建筑新市场,已成交多笔上百万产品订单。
我们还发挥侨联广交朋友的优势,积极引荐长泰籍新侨人士加入当地社团组织,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和参与“一带一路”及侨团活动,展现了长泰籍华侨华人风采。如引荐新加坡侨胞陈春喜当选新加坡漳州总会新一届副总务、荣聘为新加坡厦门公会荣誉会长、担任南洋商会财政等社团职务,在社团中发挥主干作用;引荐侨胞许万生等乡亲参加马六甲漳州总会周年庆、澳门妈祖文化节,香港长泰联谊会换届庆典等海外社团活动10批次;许万生、陈春喜伉俪在“翰墨传情”总统挑战慈善晚宴上慷慨解囊,上台接受新加坡陈庆炎总统的颁奖。同时,长泰县侨联于2015年首次在新加坡召开 “新加坡长泰乡亲联谊座谈会”,协助筹建联谊会,以吸引更多的旅新乡亲、华裔新生代的积极参与,促进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侨胞的共赢发展。
上一篇:厚植桑梓情怀 以“侨”联通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