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次闽粤两省六市侨联工作经验交流会

坚持党建带侨建 夯实基层与基础 构建上下联动富于活力的侨联组织网络

来源:泉州市南安市侨联    作者:潮州侨联    发布时间:2017-11-01    点击数:39961次

  南安是著名侨乡,全市人口152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350万,侨务资源丰富。近年来,南安市侨联以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和《中国侨联改革方案》精神为契机,以“组织建设年”、“侨胞之家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立足侨情,抓紧抓实,不断健全侨联工作网络。在实现全市23个乡镇、3个街道和雪峰开发区侨联组织全覆盖的同时,把侨联组织向村(居)和学校、医院等单位拓展,至今全市共有153个村成立侨联会,221个村成立侨联小组,有11个重点侨校、4个医院和1个旅游区成立侨联组织,全市共有市、镇、村三级侨联组织418个,1000多名专兼职侨联工作者,形成“市—镇—村”三级侨联和企事业单位侨联组织联动互动的多层次、广覆盖、且富于生机活力的工作格局。
  一、争取支持,加强党对侨联工作的领导
  (一)争取政策支持,基层侨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规划。中央和福建省及泉州市加强侨联工作《意见》下发后,我会认真组织学习,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率先于2013年2月出台《中共南安市委、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侨联工作,把侨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帮助侨联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明确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一名领导分管侨联工作,党建带侨建,支持侨联组织按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开展工作,为侨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落实本级侨联组织依照《侨联章程》按时换届并列入党政绩效考评,未能按时换届的需要向上一级党委和侨联组织作书面说明;明确要求乡镇(街道、开发区)加强侨联组织建设,镇级侨联应配备1-2名以上专职或兼职干部;在归侨、侨眷较多的村(社区)、重点侨校等单位应积极成立侨联组织;在条件成熟的基层侨联组建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侨联组织建设。目前我市已有南安市侨联、码头镇侨联、金淘镇侨联建立了党支部,南安市侨联率全省县级之先成立中共南安市侨联党组。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侨联组织中得到发挥。中共南安市侨联党支部被中共南安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争取财政支持,加强基层侨联工作保障。在南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南安市侨联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对新时期侨联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加预算,落实经费保障。《实施意见》明确“市财政要加大基层侨联工作的经费保障,给予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侨联每年3万元工作经费,给予村级侨联组织负责人每月不少于100元工作补贴,二者的经费纳入年度市财政预算。侨联开展‘大走访、大交流’、侨情普查、侨史研究、文物征集等重大专项活动,由市财政按规定予以解决”。每年市财政把这项经费全年的预算共130多万元一次性拨到市侨联账户,并由市侨联分配到各乡镇(街道)、村(居)侨联,各乡镇政府也根据需要拨给侨联工作经费,有效地保障基层侨联工作正常运作,也大大提高基层侨联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创新运作,激发蕴藏在城乡基层中的组织活力
  (一)推动、指导乡镇侨联换届,让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人员进入侨联领导班子。南安市有27个乡镇级侨联,有的因长期没有换届机制运转不灵、工作停滞不前。近年来,我会把推动换届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切入点,主动争取市委的重视支持,把乡镇侨联换届工作列入乡镇党委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明确各乡镇党委要落实本级侨联组织依照《侨联章程》按时换届,未能按时换届需向上一级党委和侨联组织书面报告原因。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我们把乡镇侨联的领导班子按“好、中、差”三个等次进行分类,好的继续保留推动工作开展,中等的通过调整充实加强提高,差的则建议乡镇党委重新选配领导班子。
  (二)选准、配强基层侨联组织“领头人”,扩大侨界参与,让侨界群众当主角。南安市侨联着力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扩大选人视野,换届中注重推荐一些经济上有实力、在侨界有影响、具备归侨侨眷身份,且热心侨联事业的港澳及侨商人士担任所在家乡的侨联主席,这样既可提高侨联组织的声望,发挥凝聚引领作用,也激发了侨商侨领热心捐赠家乡公益事业积极性。侨商也有归属感,乐意通过担任家乡侨联主席拉近与父老乡亲的距离,为家乡多做好事。近年来,我市侨联通过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已经完成26个乡镇级侨联换届,其中有23个乡镇侨联主席由侨商担任。如官桥镇侨联主席林树哲、罗东镇侨联主席侯昌财、洪梅镇侨联主席黄焕明、丰州镇侨联主席傅森林、码头镇侨联主席戴锦文、仑苍镇侨联主席蔡永年、霞美镇侨联主席郑志平,他们热心侨联事业,不仅大力支持基层侨联工作经费,也积极带头捐赠家乡公益事业。在他们的引领带动下,我市归侨侨眷和海外侨亲踊跃支持参与,几年来我市开展“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 活动以及精准扶贫工作已到位侨资超亿元,为建设美丽、幸福南安做出了巨大贡献,侨乡大地流淌着侨界的大爱之风。
  (三)物色、举荐实干和热心人士充实侨联干部队伍,提升基层侨联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注意选拔一些具有归侨侨眷身份、在侨界有号召力和组织能力,身体健康的退休干部和村干部推荐担任所在家乡侨联的专职副主席。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性高又熟悉当地情况,可以很快进入角色推动侨联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有6位退休科级干部担任乡镇侨联主席或专职副主席。如乐峰镇侨联主席潘家奕、金淘镇侨联常务副主席杨文渊、石井镇侨联常务副主席郑建南等都是科级干部,退休后担任家乡所在乡镇侨联的职务,他们工作热情高,经验丰富,为人踏实,在落实“两个并重”、推动“两个拓展”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也将从侨情普查工作中发现新的人选,充实基层侨联干部队伍。
  三、多路并进,延伸侨联工作手臂,扩大基层侨联组织网络,服务侨界群众到“最后一公里”
  (一)先行先试成立村侨联会。2013年我市率先选择码头、诗山、金淘、乐峰、洪濑等重点乡镇为试点成立村(居)侨联会,并从有归侨侨眷身份的村两委成员中推选村级侨联负责人。目前全市共有323个村的侨联负责人由村两委成员选拔担任,占总数的86%。由村两委成员担任村侨联负责人,他们熟悉本村侨情,协调能力强,能联络沟通海内外亲缘关系,能更好地开展海外联谊工作,做到日常村务管理工作和侨务工作齐头并进,彰显村级侨联活力,如:金淘镇占石村侨联参与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大庭、鹏峰、高田、维新村侨联大力推动“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乐峰镇厚阳村侨联成为上级侨联侨情普查的试点单位;洪濑镇葵阳村侨联积极为海外侨亲寻根谒祖提供服务;大庭村侨联设立村级侨史馆;都心村开展贫困归侨侨眷帮扶活动;扬美村侨联成立侨爱心基金会;码头镇利用完善的村级侨联网络,完成了泉州市侨情普查试点工作。村级侨联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广泛赞誉。
  (二)稳步组建涉侨单位侨联组织。选择在诗山中学、侨光中学、成功中学等重点侨校成立侨联,在南侨医院、码头医院、官桥医院等重点侨捐医院和凤山旅游区成立侨联,并纳入属地党委管理,进一步拓宽了侨联工作新领域。侨光中学侨联成立后,主动做好菲律宾侨亲的联络接待工作,争取海外侨亲支持侨光中学;温成中学侨联成立后,在学校筹备设立了纪念印尼华侨李温成纪念室;凤山旅游区侨联成立后,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各国以及台港澳的文化交流活动,并成功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涉侨单位的侨联工作赢得了海内外侨亲的赞赏。
  (三)扎实推动培训交流常态化、组织运转规范化。及时召开基层侨联经验交流会,通过现场参观和经验介绍,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开展。近年来,分别在金淘镇杏山村侨联和洪濑镇侨联举办镇、村侨联委员培训班,邀请上级侨联领导授课,对基层侨联委员进行培训。杏山等村侨联结合召开侨代会,举办侨联委员培训班,推动村级侨联规范化建设;组织基层侨联主席到新加坡、泰国参加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既拓展了海外联谊,也让基层侨联主席现场感受海外侨社团活动氛围。以创建“侨胞之家”活动为抓手,指导基层侨联规范各项工作制度,抓制度上墙,全市已有18个单位被福建省侨联授予首批“侨胞之家”。
  “春华孕育秋实”。近年来,在上级侨联的科学指导下,我会坚持党建带侨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扎实推进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工作,构建侨联网络升级版,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精神和《中国侨联改革方案》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推进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开创我市侨联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主动作为 努力开创侨联工作新局

下一篇:落实“六字诀” 推动侨情普查落地见效